一、選取合適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水灰比。
使用有加固,防滲效果的混凝土的添加劑,例如甲酸鈣,聚丙烯網狀纖維,防滲纖維等。
工程用聚丙烯纖維:廣泛應用于水利樞紐,水電站,河道,熟睡渠道的面板壩,導流洞等混凝土中。聚丙烯纖維的網狀結構會在攪拌中得到破壞,形成單纖維,這些單纖維錯綜交雜,提高了混凝土的防滲漏性。甲酸鈣的使用?s短混凝土初凝時間,并且增強混凝土的穩固性。
二、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1、減少澆筑施工間隔
在混凝土澆筑作業的安排上,應保證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經過運輸澆筑到下層混凝土壓茬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規范的規定。中間的間隔時間應按以下標準控制:當氣溫低于25℃,不應超過3小時;氣溫高于25℃時,不應超過2.5小時。大面積底板或頂板應分組澆筑,池壁應分層連續澆筑。
2、采取合理的振搗方式:振搗密實才能保證混凝土的抗滲性,按規范規定進行機械振搗,一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3、加強混凝土養護:濕養護有利于水泥的充分水化,以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切斷毛細孔的連續性。因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根據現場氣溫條件及時覆蓋和灑水,實踐證明,混凝土養護14天,可以大大提高其抗滲性能。